通议大夫(墓碑上刻着“宣议郎”头衔,那么他活着的时候是几品官?)

作者:访客 时间:2023年08月21日 13:44:00 阅读数:2人阅读

昨日有一位四川的读者后台发来一张图片,说他的高祖、高祖母的墓碑上刻着“宣议郎”、“孺人”字样,他询问御史这两个头衔是什么级别的官员?

通议大夫(墓碑上刻着“宣议郎”头衔,那么他活着的时候是几品官?)

其实类似的问题御史收到过很多,且这种情况也比较常见,在很多清代的墓碑上都有这样的字眼。为此御史整理了相关文献,与各位读者交流分享。

清代的封赠制度

清代官制中明确规定,父祖若是品官,其子孙可以获得做官的资格,此为“承荫”;反过来亦然,子孙若是当了官,祖宗也可以受封,此为“封典”,也称“封赠”

封建时代是男权社会,男人与女人的封赠又是不同的。男性封赠称之为“阶”,女性封赠称之为“命妇”

“阶”是古代文官一种附属性的荣誉,与品级是挂钩的,通俗地说就是九品十八级官员,都有各自的“阶”称,此外文官与武官的阶称又有不同,具体如下:

通议大夫(墓碑上刻着“宣议郎”头衔,那么他活着的时候是几品官?)

文官正一品至从九品依次为:光禄大夫、荣禄大夫、资政大夫、通奉大夫、通议大夫、中议大夫、中宪大夫、朝议大夫、奉政大夫、奉直大夫、承德郎、儒林郎、文林郎、徵仕郎、修职郎、修职佐郎、登仕郎、登仕佐郎;

武官正一品至从九品依次为:建威将军、振威将军、武显将军、武功将军、武义都尉、武翼都尉、昭武都尉、宣武都尉、武德骑尉、武德佐骑尉、武略骑尉、武略佐骑尉、武信骑尉、武信佐骑尉、奋武校尉、奋武佐校尉、修武校尉、修武佐校尉。

为了体现封赠的等级制度,朝廷出台了相关的规定,一品官可以封赠三代,二品、三品官可封赠二代,四品至七品封赠一代,八、九品止封本人。

通议大夫(墓碑上刻着“宣议郎”头衔,那么他活着的时候是几品官?)

搞清楚了官员的“阶称”与封赠代数,就可以对号入座了。比如正三品的按察使获得封赠,那么他的祖父、父亲、本人就可以获得“通议大夫”的头衔。

需要注意的是,“封赠”是由两个不同的概念组成的,官员的长辈如果生前获得此荣誉,称为“封”,若是死后则称为“赠”,这是不能混淆的。

女性封赠同样有章可循,一品至九品(不分正从,也不分文、武)依次为:一品夫人、夫人、淑人、恭人、宜人、安人、孺人、八品孺人、九品孺人。

如果再细致区分,那么一品夫人又分为:一品公妻夫人、一品侯妻夫人、一品伯妻夫人。

同样以正三品的按察使为例,他的祖母、母亲、妻子可获得“淑人”的封赠;若是七品的知县,则只有母亲、妻子能获得“孺人”封赠;而若是九品的巡检,那么只有妻子能获得“九品孺人”的封赠。

通议大夫(墓碑上刻着“宣议郎”头衔,那么他活着的时候是几品官?)

同样,女性封赠也有等级的限制,按例只有五品以上官员的女眷才能称“诰命”,在很多影视作品及文学作品中所称的“诰命夫人”即指此意;五品以下的称之为“敕命”,但一般不称“敕命夫人”。

封赠也有一些特殊情况

清代历史上曾涌现了许多官僚士大夫家族,这些家族世代为官,那么就会存在父亲、儿子同时任官的情况。为此朝廷也有制度,规定父、祖若是现任官,就不能享受子孙的封赠制度。

还有一种是兄弟二人或数人在朝为官,那么这种情况下就得按照“就大不就小”的原则,给予祖宗最高的封赠待遇。

通议大夫(墓碑上刻着“宣议郎”头衔,那么他活着的时候是几品官?)

最后一种则是在职官员通过捐纳获得了更高级别的虚衔,比如从四品的知府花钱捐了一个按察使衔,那么在封赠的时候,也是按照正三品的待遇赐给的。

晚清时期,官员捐虚衔十分普遍,这就让他们的祖上封赠头衔得以提升。换句话说,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清代墓碑上的封赠头衔,未必就是实打实的。

比如一个地主老财花钱捐了一个正七品的虚衔,为祖上赢得了一个“文林郎”的头衔,但后人却以为他们的祖宗曾当过官,实际上这样的封赠头衔并无实际含义。

除了以上几种特殊情况外,还有一类则是出于“孝道”,将自己的荣誉让给了祖父母或父母。

通议大夫(墓碑上刻着“宣议郎”头衔,那么他活着的时候是几品官?)

封建时代“孝”是除了“忠”以外最被士大夫官僚所看重的高贵品格,有些官员为了表示对长辈的孝心,将自己的封赠让给了长辈,这种做法称为“貤封”

但是“貤封”也不是没有原则的,一品至三品官没有这个特权,四品至七品官不得追封曾祖父母,八品以下官不能追封祖父母。道光以后,“貤封”的制度受到破坏,官员可以通过捐纳来实现,夸张地说,凡是有钱,祖上十八代都可以获得封赠。

官员封赠,也不是随时随刻都能获得的,清初的时候,规定只有遇国家重大庆典的时候,各级官员才能请封。

通议大夫(墓碑上刻着“宣议郎”头衔,那么他活着的时候是几品官?)

康熙以后,开了制度的口子,凡是官员俸满(任期到了)、升迁之时,都可以向吏部(文官)、兵部(武官)提出申请予以封赠。

细心的读者看到这里,或许发现了一个问题:开篇中不是提到过一个“宣议郎”吗?为何在九品十八级的文官中,没有看到这一头衔呢?

“宣议郎”也是一个冷门的知识点。清代品官中,对从六品与正七品的官员,设定了两个不同的“阶称”。

如果官员是“吏员”(即各衙门中的书吏通过考职获得职务)出身,那么从六品官的封赠就不是正途出身的“儒林郎”而是“宣德郎”,正七品则由原来的“文林郎”改为“宣议郎”,女性封赠不变。

通议大夫(墓碑上刻着“宣议郎”头衔,那么他活着的时候是几品官?)

以此可以认定,该读者的祖上是正七品官,但大概率不是通过科举、监贡这一途径进入官场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