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格拉底反诘法(孔子的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”与苏格拉底的“助产术”)

作者:访客 时间:2023年12月01日 22:41:15 阅读数:2人阅读

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,比苏格拉底的“助产术”早几十年。孔子认为,学生必须通过自我努力进入一定的学习状态,然后因势利导,适时点拨,进而使学生触类旁通。

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“。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但在孔子与学生的交流什么是“仁”的过程中,学生提出问题,孔子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,扬长避短、长善救失,有针对性因势利导,适时点拨如颜渊问仁。子曰:“克己复礼为仁。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矣。为仁由己,而有乎人哉?”请问其目。子曰: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视,非礼勿动。”再如,仲弓问仁。子曰:“出门如见大宾,使民如承大祭。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在邦无怨,在家无怨。”;司马牛问仁。子曰:“仁者,其言也讱。”等等不同的解释,但孔子是将最后的结论教给了自己的学生。因为孔子自我定位就是“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!”孔子自信自己的说教。

而苏格拉底是截然不同的,他的自我定位是承认自己是无知的。苏格拉底与学生的“反诘”式的谈论中,苏格拉底所更多关注的是讨论的过程,并引导学生如何充分合理地推导并论证自己的观点,但苏格拉底并不关注最后的结论。所以我们从苏格拉底与美诺的对话,我们看到两人讨论的核心问题是“什么是美德”,说了那么多,但我们却看不到对识所下的定义,通篇所看到的却是论证和推导。苏格拉底的作用在于帮助你自己得出结论。

美诺:你是要给所有的美德下一个定义吗?

苏格拉底:这正是我所寻求的。

美诺:如果要给所有的美德下一个定义的话,除了说美德是支配人的一种力量,我就不知道说些什么了。

苏格拉底:可是,美诺啊,这就是一个孩子的美德和一个奴隶的美德吗?小孩能支配他父亲吗?奴隶能支配主人吗?那支配人的人还会是奴隶吗?

美诺:我想不会,苏格拉底。

苏格拉底:那当然不合适。你仔细想想。你说就是能够支配。我们不应该在这上头再加上“正义地”,而非“不正义地”吗?

美诺:我认为应该。因为正义就是美德,苏格拉底。

苏格拉底:美诺啊,正义就是美德,还只是一种美德?

美诺:你这话是什么意思?

苏格拉底:还是那个意思。例如说到圆,我就说圆是一种形,而不干脆说它是形。我之所以这样说,是因为此外还有许多别的形。

美诺:你说得很对,因为我也不是单单把正义称为美德,还有许多别的东西称为美德。

苏格拉底:哪一些呢?请你说说。我也能给你说出另外一些形,如果你要我说的话;你也给我说出另外一些美德吧。

美诺:我觉得勇敢就是美德,此外还有审慎、智慧、豁达以及许多别的。

苏格拉底:我们又遇到前面那种情况了,美诺。我们只寻求那统一的美德,却找到了许多美德,只是方式跟以前不一样。而那个在这一切里面的统一的美德,我们还是没能找到。

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,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是通过一种引导提问,驱使你自己去思考和探索。让我们得出新的知识和思想。而孔子的教育方式是虽然主张启发学生,引导学生,但在最后往往给予了答案,才开始,这个答案不是确定(从论语中孔子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释,我们就能看出)。但孔子的这种启发开始到给以结论,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觉,所有的问题是有答案的,而先贤的答案是权威的。最后被神化了,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。但孔子最初的授课方法依然值得我们借鉴的。

孔子立足于“诲人不倦”与苏格拉底立足于“自己是无知”,两者的立足点不同,导致两位圣贤走向了不同的授课之路,当然也培养了不同风格的人才。我们可以辩证地看待两种不同的授课方式,取长补短地将它应用到教学改革中。